綜合外媒6月13日報道,對鋼鐵和不銹鋼征收15%的出口關稅將對試圖擴大出口基地的印度生產商產生“長期影響”。
早些時候,大多數印度生產商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了加強出口基礎的努力。然而,無法繼續供應可能導致海外客戶群選擇中國和印尼。
印度金達萊的出口主要部分是用于各種高端應用(如石油和天然氣,制藥,核能,石化等)的專業產品和飾面。由于缺乏足夠的需求,這些不能轉移到國內市場。
印度很容易受到不銹鋼成品傾銷和進口的影響。印尼國內工業的產能利用率達到60%,大部分未充分利用的產能集中在分散的中小微企業領域,在約500萬噸的不銹鋼平板產品總產能中,這些企業貢獻了近三分之一,即140萬噸。
在22財年,從中國和印尼的進口較上一財年增長了178%。此外,進口占國內消費的比例已增至25%
中國在進口中所占份額已從30%升至41%,印尼從12%升至27%。從中國的主要進口也低于廢鋼價格。
俄烏戰爭戰爭破壞了印度通往俄羅斯的整個供應鏈,給印度不銹鋼生產商帶來了雙面問題。由于貿易防御措施,印度可能無法將每年價值2億美元的俄羅斯出口產品轉移到美國和歐盟等市場;其次,兩個西方國家現在也將有過剩的數量,這些數量將被轉移到不受保護的印度市場。
在原材料方面,印度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較低。金達萊不銹鋼主要從廢鐵和鎳生鐵中提取鎳。這些主要來自印度國內,東南亞國家如印尼,還有一些來自歐洲。
2021,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1%,消費量同比增長13%。2022財年,印度是不銹鋼的第二大消費國,年消費量為371萬噸(扁平材和長材產品),預計復合年增長率為6.5-7.5%,在2022-2025財年將達到460-480萬噸。